金雕

未来战争会怎么打长篇预测小说全球熵

发布时间:2022/10/2 14:25:46   

第三章利沃夫争夺战(一)

丹尼洛·索克洛夫斯基出生于尼古拉耶夫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前不破联盟军官曾作为装甲营长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战争中所在装甲营在一次山地穿插时遭遇伏击,其所乘指挥型T-62坦克被火箭助推榴弹击中,后被及时赶到的Mi-24所救,但身体大面积烧伤,不得已返回后方退役。那时的丹尼洛只有7岁,他记得那个充满英气的父亲从前线回来后就一蹶不振,终日饮酒,偶尔兴致高的时候会在餐桌上给他和母亲将曾经战友的趣事和战争时的英勇,可没到最后父亲都会喝醉痛哭,嘴里喃喃道“他们都死了,是该死克林姆林宫刽子手们把我们丢到了该死的阿富汗那个巨大的粪坑。”丹尼洛继承了他父亲优秀的军事基因,成年后加入了基罗国“金雕”特种部队,并在随后的任务执行中表现优异,屡立战功,被提拔为上尉连长,后因“金雕”特种部队亲沙行为,让丹尼洛感到背叛,主动从“金雕”调离加入了基罗国内务部,军衔不变。联军占领基罗,正规部队打散的情况下,丹尼洛上尉并未放弃,而是以原内务部直属部队为基干招募打散的部队联合退役人员组成了游击队,盘踞于边境城市利沃夫他坚定的认为基罗再也不能任克林姆林宫摆布,他会为这个国家的独立自主,战斗到最后一刻。从占据城区开始,源源不断的补给品从波兰腹地经舍吉尼运送到游击队手上,其中不乏“标枪”、“NLAW”反坦克导弹,还有“毒刺”防空导弹用以打击联军低空目标。接收这些物资的时候,看着大批的难民车辆缓缓向钋国开去,丹尼洛上尉突然觉得自己这群人是孤独的保卫者,难民神色紧张地看着前面的检查站,生怕晚上一秒通过,却没有人会透过车窗对他们表示敬意,甚至不曾多看他们一眼。

标枪反坦克导弹

拔都时间年2月22日,丹尼洛上尉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拔都总统特使尤里·力图耶夫。随尤里而来的车队带来了更多先进装备,包括卫星电话,电子对抗设备,3DRobotics民用无人机,萨科TRG42高精度狙击步枪及配套特种弹药,和20组“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尤里带来的四名技术人员帮助游击队进行新装备的培训工作,其余人车队成员包括尤里共20人志愿加入游击队坚守利沃夫。车队的到来让丹尼洛悲壮的心情有了很大缓解,而且尤里所带来的基本都是基罗国老兵或是国际雇佣军,这些人在今后的作战里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此时,联军司令部为配合“反介入”计划,决心拔出利沃夫这颗边境线上的钉子,一场针对丹尼洛游击队的清剿行动正在酝酿。

拔都时间年2月26日07:00,丹尼洛游击队的侦查人员发现大批联军机械化部队正向利沃夫方向进发。随后装备情况,部队规模和行进速度立刻被侦查人员通过卫星电话汇报给了游击队总部。在尤里和他的老兵们帮助下,丹尼洛指挥游击队按照预案进入了战斗阵地。

拔都时间年2月26日13:20,联军清剿部队在阿尔森·古留加旅长的带领下向利沃夫发起了进攻。先前联军司令部通过情报分析游击队规模在人左右,主要由基罗老兵和新Nazi份子组成,装备轻武器与基罗部队相同,曾得到过少量亚特兰组织单兵放空和反装甲导弹,没有坦克、火炮等技术兵器,人员躲藏于有大量平民的城区,此次清剿作战以斩首,清剿为主,尽量减少平民伤亡。清剿部队由一支来自西部军区的摩托化步兵旅,一支隶属内务部sobr特警的分队,一支空降突击团和作为两只隶属空军装备SU-24M和Mi-28的飞行大队组成。摩托化步兵旅中三个合成营沿H-02公路向雷恰基夫大道进发从东面突击,两个营沿H-06公路内环方向向南迂回,到达与斯特利斯卡大道交汇处向北转进,沿斯特利斯卡大道从南面突进,从而形成钳形攻势。另一个营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空降师在战斗打响后迅速机降占领城区北面高地。进攻先由SU-24M发起,其携带的Kh-25L激光制导炸弹和Kh-59MKM电视指令制导导弹精准摧毁了预定目标。Kh-25L主要打击先前由沙国情报人员标定的疑似游击队盘踞的利沃夫电视台、莱奥波利斯酒店和几处物资储备仓库;Kh-59MKM这种钻地导弹主要打击事前侦测到有大功率无线电通讯信号的疑似地下指挥部,可联军不知道的是游击队与物资早在清剿部队发起进攻时就已完成了转移。SU-24M返航时,地面部队开始进发。

SU-24M战斗轰炸机

两线突击部队先派出一个连兵力,由T-72B3坦克打头阵,乘坐台风防雷装甲车和BRT80轮式装甲运兵车沿雷恰基夫大道向西做试探性进攻,行至与夏斯卡街交汇处时,车队中段BRT80突遭遥控路边炸弹袭击,而后雷恰基夫大道南侧政府服务大医院大楼的火力点同时开火,两枚RPG-7发射的破甲榴弹正中T-72B3坦克,在爆炸反应装甲的加持下,并未击穿车体。反应过来的突击部队步兵立即下车一边用装甲车作为掩体,一边用手中的轻武器开始对火力点进行反击,坦克上的直瞄火炮也立即开始锁敌开火。坦克搭载的毫米滑膛炮发射对掩体和软目标有极大杀伤性的破片榴弹将2个机枪火力点轰上了天,但由于仰角问题对楼顶的RPG-7发射阵地束手无策,随着一股白烟升起,一枚火箭助推破甲弹精准命中台风防雷装甲车,连同在其周围隐蔽的半个班组步兵一起报销。

正在这时,一辆BMPT火力支援车赶到,这款为城市战场而开发出来的战车,2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以低射速-发/分钟发射高爆弹,顷刻摧毁了高处火力点,拯救了整只突击连队。随着步兵班冲入建筑中清剿残存武装人员,这场小规模的战斗也进入了尾声。阿尔森旅长撤换了前锋突击连后,继续行进,一切看起来还算顺利,游击队部署在此的只有一个排兵力,所使用武器并不先进,但事实上真正的危机正在前方等待。

BMPT火力支援车

正当东线突击部队进行小规模战斗时,南线突击部队却遭遇了游击队提前埋设的雷场,不得不停下来,先让工兵连进行扫雷作业。UR-83扫雷车抛射爆破索的扫雷方式开始扫雷作业,穿着重型防弹衣的战斗工兵掩护配合并伺机进入建筑物,但由于城区建筑物复杂,扫雷车的爆破索无法发挥最大射程,先后被隐藏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击毁,工兵也被狙击手压制。东线指挥官当次情况并未慌张而是命令查打一体无人机升空,消灭隐匿敌人。

无人机到达战场后并未向预料那样发现敌人或遭受防空导弹袭击,而是受到了强电磁干扰,两架无人机更是失控坠落于利沃夫城区,不得已东线指挥官呼叫Mi-28直升机前来支援。四架Mi-28在进入战场时立即遭到了“毒刺”单兵便携式防控导弹的袭击,Mi-28立即进行了机动躲避、释放红外诱饵弹和开启红外对抗等措施,但由于“毒刺”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且发射突然,还是有三架Mi-28被击中,另外一架被迫返航。东线突击部队进攻受阻,指挥官只能选择无视可能造成的平民死伤,用坦克重炮对前方建筑物和疑似阵地进行遮蔽射击,再以发烟弹掩护排雷的交替行进方式,这大大迟滞了南线部队的推进速度。

空降部队在城北高地同样遇到了麻烦。在得知游击队有单兵防空导弹的情况下,八架Mi-8直升机队在接近战场时就开始有节律的释放红外诱饵弹,直升机到达预定高地,空降官兵跳出机舱构筑野战防御工事期间并未遭遇任何火力袭击,通过观察也并未发现有任何敌军接近的迹象。直到直升机机队奉命回航运输下一批次空降部队时,航路下方突然升起白烟,十几发“毒刺”防空导弹袭来,八架Mi-8直升机有的被直接击中旋翼下发动机爆炸,有的在机动中被击中尾梁而失控坠毁。随后空降部队发现自己机降的这处高地周边已散落布置大量个体细小形如一只塑料蝴蝶的PFM-1型反步兵地雷,此时更糟心的是通讯系统受强干扰已经无法收发,这只空降部队明白到他们已经困在这处高地,隔绝于战场了,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南线受阻与空降部队受挫失联等坏消息让阿尔森旅长意识到这只游击队并不是一触即溃的散兵游勇,军事素质远比基罗正规军高,堵住南线部队,引诱东线部队孤军深入,战术设计到执行都做的无可挑剔。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城市作战怕造成大规模平民死伤,放不开手脚,阿尔森旅长还是认为他可以轻松战胜对手。阿尔森旅长识破了游击队的诡计,决定让所有部队先停下来休整,总结稍早时间的战斗情况,根据曾经格罗兹尼的作战经验,他决定调整战法,命令内务部sobr特警的分队一部在绕过南线雷区突击清剿建筑物里可能存在的游击队,配合第二天早上的扫雷工作;另一部在东线与步兵突击清剿并占领雷恰基夫大道两侧建筑,配合白天东线的装甲推进。

基罗时间2月26日22:00分,特警分队开始行动。而这一切丹尼洛上尉早有预料,白天的反坦克与防空战斗小组都已撤回秘密基地休整,而狙击部队已进入预设位置以逸待劳。

通过夜视仪一支五人的特警战斗小组在一栋住宅楼15楼的天台发现疑似由沙袋条石垒砌的便携式防空导弹阵地,隐隐的火光从里面透出,趁着夜色这支小队交替掩护前进,待这支小队有惊无险的到达天台,队员们稳到了一股略带糊味的香气,这种特殊的香气他们并不陌生,这是沙国军队和基罗国军队单兵口粮里经常出现的腌肥猪肉罐头在火上加热过度后的味道,小队成员立即警惕起来,很明显阵地中应该有人值守。小队长命令其中一名队员投掷震撼弹,其余人员各自找掩体掩护,震撼弹在环形阵地里爆炸,那名投掷震撼弹的队员一马当先冲向了阵地,就在他跑出去3步时,枪声响起,一发狙击步枪子弹贯穿了他的大腿。小队长判断应该是周围大楼里隐蔽的狙击手开枪了,至于没有直接杀死那名队员,就是吸引他们离开掩体去救同伴,狙击手再将他们意义射杀,这是个圈套。三秒过后,枪声再一次响起,这次中弹的是那名倒下队员的另一条腿,这是在逼迫他们出来救人。小队长冷静了下来,理性让他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救人是不可能的,没多做停留,小队长下令撤退。

其他战场的战斗仍在继续,这片预设好的战场里,特警部队面临的是防不胜防诡雷、经验老道的狙击手和惟妙惟肖的假目标。这只狙击部队中的大多数都是特使尤里带来的支援加入游击队的精英,他们十分熟悉特警部队的打法,有心算无心,让此次夜间渗透作战彻底失败了。

SOBR特警队

而正在休整的装甲部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油料和弹药补给车正在给白天突进的装甲单位进行补充,突然几颗导弹从天而降,油料和弹药的殉爆给装甲部队造成了很大伤亡,原来是游击队射手趁着城中交火的混乱利用“长钉”LR反坦克导弹的第三种战斗模式即发射并全程操控(FireandSteer)模式,这意味这射手无须在发射前锁定目标,而可以先将导弹放出去,巡弋至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通过光纤数据传输链传回的图象信息搜索目标,如果发现目标便通过光纤传输数据控制导弹攻击目标,射手也可在确认目标后切换至发射后不管模式,从而有预谋的精准找到并摧毁补给车辆。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惊慌的人群却没有让阿尔森旅长失去冷静,他依然从容指挥着损管和警戒工作,强大的对手更能激起了他的斗志。“丹尼洛,看看我们谁先杀死对方。”阿尔森旅长冷笑一声。

长钉反坦克导弹

基罗时间2月27日08:26,清剿部队采取运输机投掷传单和广播喊话等方式恐吓城内可能残存的平民迅速向边境撤离,今日14:00清剿部队将准时从城东和城南发动炮火打击。丹尼洛上尉在得知上述情况,再综合昨日战况后,分析认为清剿部队要改变昨天轻敌冒进的打法,转而采用先炮火覆盖再强力突进的沙军传统优势方法。丹尼洛上尉对此也早有准备,隐藏于建筑物中的加固掩体和秘密坑道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战术。

基罗时间2月27日14:00,预想中的炮袭并未发生,取而代之的是数十架SU-24M于米高空向清剿部队进军方向上的建筑物以米一枚的间隔投掷了总计40枚ODAB-PM重型温压弹,原来与普通弹药主要依靠爆炸时的冲击波及弹片来杀伤或破坏目标不同,温压弹采用气爆原理,或者说,云爆效应,其内部装填并非炸药,主要为高能液态燃料,先以少量炸药引爆弹体后,让燃料散布到周围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气溶胶云;气溶胶云随后被点燃,产生温度高达1~1℃的大火球,且极短的时间内将周围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会形成近于真空状态,进而形成超高压力效果。并附带窒息效,遇上封闭空间更能发挥最大效果。轰炸过后,南线突击部队立即派遣工兵营进行排雷作业,期间并未受到任何攻击;东线部队派出的前锋英向前行进5公里,也未在受到任何袭击。阿尔森旅长的计划奏效了。

温压弹爆炸演示

得益于丹尼洛上尉的梯次防御布置,这次的温压弹攻击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但确确实实让外部防线灰飞烟灭。但丹尼洛上尉同时也明白随着清剿部队的深入,游击队和平民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三方活动边界必将出现重叠,那时清剿部队将被迫放弃温压弹覆盖攻击。虽然手持型榴弹发射器仍然可以发射小型温压弹在巷战中威胁游击队,但同时自己也可以部署狙击手重点针对持发射器的作战人员,毕竟榴弹发射器的射程远不及狙击步枪。

特使尤里此时正让人把昨天游击队取得的战果和清剿部队使用温压弹对城里展开无差别袭击的视频素材剪辑制作后发给了瓦斯普媒体,尤里用这种方式引导舆论,清剿部队在利沃夫进攻受到重大失败后,不顾人道主义,公然使用受国际谴责的残酷武器对平民和游击队进行无差别打击。媒体不出所料,一条条“联军公然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平民”,“联军为战胜自由的利沃夫,不惜使用撒旦之火屠城”等标题铺天盖地出现在其利沃夫战事突发新闻报道中。沙国卫星通讯社和今日沙国电视台立即发表题为“金钱说话的地方,真理闭口不言”的专题报道,回击瓦斯普媒体的污蔑。但整个世界看到瓦斯普媒体新闻视频里云爆弹爆炸时产生的气爆时,那种不安和愤怒的情绪,任凭沙国官媒如何反击,也没一点消除。

阿尔森旅长当天也收到了来自联军指挥部的指令“不准在利沃夫进行航空温压弹投掷和大规模炮击。”阿尔森旅长默默看向城区,扼腕兴嗟“亚历山大大将看来也没法顶住来自上面的压力,这场战斗又将吞噬多少沙国的优秀军人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