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969.html莫斯科航(MAKS)展开幕前夕的8月26日,一架非常“黑长直”的战斗机被缓缓从茹科夫斯基机场旁边的保密机库中拖出,准备参加今年航展的静展。这架战斗机就是沉寂已久的苏-47“金雕”前掠翼战斗机,该机号称“失落的苏俄五代机”,代表着苏霍伊设计局在隐身战斗机上的首次不成功尝试。该机的露面也是继米格1.44在年莫斯科航展现身后,另一种苏俄五代战斗机验证机的复出亮相。苏-47“金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苏联空军启动了MFI重型五代机研发项目来与美国空军的先进战术战斗机(ATF)项目抗衡,后者催生出洛克希德F-22“猛禽”战斗机。经过米格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的激烈竞争后,米格的鸭式三角翼方案获胜,最后成为米格1.44验证机,而苏霍伊方案也没有被放弃,成为备选进入研发。苏霍伊方案非常另类,采用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TsAGI)提出的前掠翼设计。这种机翼在大迎角时翼尖气流会向翼根流动,在翼根失速时翼尖副翼仍能保持控制,因此大迎角性能显著优于传统后掠翼战斗机。至于令人头疼的前掠翼气动发散问题,TsAGI建议采用复合材料结构机翼进行控制。该机被苏霍伊命名为S-37。随着苏联的解体,S-37失去了资金来源。幸好此时苏霍伊依靠苏-27/30战斗机的大量出口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所以自筹资金坚持研制S-37,首架原型机终于在年9月25日首飞。S-37在试飞中很快证明了前掠翼的优点,与传统布局相比具有更高的升阻比、更好的敏捷性、亚音速航程更大、改善了失速和抗尾旋特性、提高了大迎角飞行稳定性、较低的起降速度导致更短的起降滑跑距离。但此时已经首飞的F-22战斗机证明了五代机一味追求超机动是个错误,未来空战更加依赖隐身、超级态势感知和超音速巡航能力。S-37的前掠翼恰恰与隐身和超音速巡航背道而驰,机翼前掠的前缘相当于一个角反射器,会产生强烈雷达回波,气动发散问题在超音速巡航状态下更加雪上加霜。于是S-37改为验证用途,在年被苏霍伊重新命名苏-47“金雕”,用于验证五代机所需的复合材料、线传飞控、内置弹舱和S形进气道,该机试飞获得的许多数据最后被应用在苏-57战斗机的研制中,虽然没有量产,但为后者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作者:阿姆斯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