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边城腾冲极地灯塔生态宝地腾冲文旅

发布时间:2024/9/22 12:43:58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39.net/disease/a_5469129.html
“马帮铃响,知玉石之近来;茶道尘起,晓翡翠之远去。源源不断之货物,络绎不绝之商旅。出缅甸,入印度;兴古滇,旺西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市,自古以来就是西南边防重镇。这座徐霞客笔下“迤西所无”的“极边第一城”,既拥有久经风雨的国殇墓园,又拥有世所罕见的地热资源,它不仅是国内外知名的翡翠集散地,还拥有以独特侨乡和马帮文化而闻名的和顺古镇。晓通世界的经贸之路“早在一两百年前,和顺人就已经可以和外来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腾冲和顺古镇当地一位居民自豪地说道。一个小小的外向社会早已在和顺形成。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小上海,小香港”的地方,除了有一条给古镇带来秀美与灵气的小河之外,背后还藏着一条千年古道。一条河穿越而过,给古镇带来秀美与灵气。人民网周雨摄“今商客之贾于腾越者,上则珠宝,次则棉花。宝以璞来,棉以包载,骡驮马运,充路塞道。”腾冲的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因小河绕村而过得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演化为今名和顺。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和顺古镇内的陷河湿地。人民网孟宾摄西南丝绸之路,汉代时称“蜀身毒道”,从古蜀(今四川成都)起始,经云南大理、保山到腾冲,直至抵达缅甸、身毒(印度)等国家。通过西南丝绸之路,“马帮”将古代中国的丝绸、蜀布、瓷器、铁器、食盐、茶叶等货物带到西方;来自亚欧的翡翠、宝石、香料也得以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境内。“吾腾冲,天地少,而且薄瘦,不得已,为家贫,不得不走。”一首《阳温墩小引》,道出了和顺人“走夷方”下的阵阵乡愁,更写出了和顺人远走他乡的奋斗历史。“走夷方”,就是到缅甸、泰国等地经商。受商贾文化影响,自明清时期起,腾冲和顺人沿着古西南丝路,远走他乡经商谋生。创业的艰难让和顺人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走出去”才能为子孙提供更多进取与开拓的机会。“和顺和谐”许给和顺一个祥和的寓意。人民网苏缨翔摄去往与之仅隔70多公里的缅甸讨生活,已经逐渐成为和顺世代的生存观念与习俗。和顺男儿相信只有“走”才有希望,只有“走”才有奔头。痛苦却毅然决然,这个村庄率先把握住了增加人生机会的要诀。两千多年以来,由于较早的开放开发,让腾冲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隘。一派“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货来”的繁华景象。而现在,“和顺和谐”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腾冲人的心中,成为了腾冲人的精神烙印。如今的腾冲籍华侨华人达35万人,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一条经贸之路从古到今,拉近了腾冲与世界的距离。启智明心的“极地灯塔”“走夷方”不仅为腾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新思想,建立了新式教育,深深影响了和顺的社会风貌。在腾冲的和顺古镇,走过高大的牌坊,就能看见一派袅袅炊烟的田园景象,仿佛一幅写意山水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开,和顺图书馆也正坐落于此。和顺古镇中伫立着许多粉墙黛瓦的特色牌坊。人民网常红摄在和顺,文化积淀深厚。牌坊、洗衣亭、图书馆、和顺中学、艾思奇故居等无不流淌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基因。在明清时代和顺出了多名举人、秀才,这里还是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如果说祠堂是腾冲人的血脉之根,那么和顺图书馆便是腾冲的文化源泉。从文化摇篮“咸新社”的建立到被称为中国乡村文化界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过去和现在都是古镇的“新闻发布中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极地灯塔”。在这个不足一千多户,仅六千人口的村落中,有着超过本乡人口数量的华侨旅居海外,遍及欧美及亚洲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在和顺,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归侨、侨眷。和顺古镇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人民网苏缨翔摄一个古镇,能拥有一座藏书10余万册的图书馆并不多见。和顺图书馆馆舍坐东向西,分为东高西低的两个小院,由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如今的和顺图书馆,依托馆内搭建的数字移动图书馆平台,已经做到了免费将馆藏资源共享,每年下载量可达数万次。在目前仅有多人口的和顺乡,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不仅有通俗、大众化的文学和科普读物以及工具书,其中还有2万多册是古本木刻线装书和本世纪初的出版物。只有书香可继世,只有耕读可传家。在多年开放史的影响下,和顺人重视教育、视野开阔,努力汲取西方文明的精髓并将中原文化与东南亚、西方文化相融合。与和顺古镇相隔40多公里的固东镇,一阵皮影戏板子的乐曲声正在上演。寻着声音过去,是刘家寨第四代传人刘永周正在教他的孙子刘朝侃表演传统皮影戏。虽步履蹒跚,手臂仍铿锵有力,皮影靠子在荧幕前的一跑一跃,仿佛倾注了刘永周的一生之旅。刘朝侃却不只停留在传承爷爷的传统皮影中,他还要做皮影艺术创新。这个90后小伙正努力通过新思想、新元素来传承文化,让腾冲皮影文化熠熠生辉。招募音乐美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创立皮影公司、创新皮影靠子制作、设立皮影体验区……刘家寨皮影在第六代传承人的手中做得有声有色。“其实艺术是一种轮回。”刘朝侃说。刘家寨三代皮影艺术家表演皮影。人民网孟宾摄从最初任蜡烛熏燎的黑白皮影,到如今五彩斑斓的新式皮影,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皮影文化的内涵。刘家寨皮影始终保持着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原文化与滇西文化碰撞交流的缩影。手艺人,匠心品。固东刘家寨皮影凭借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将皮影文化播撒在腾冲大地上。这一份份坚守和创新,正在书写着“极边第一城”的文化日记。和顺和固东,也成了腾冲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脍炙人口的翡翠传奇沿着古道,腾冲人开始频繁往来于中缅之间进行商贸交往,大量珠宝玉石输入中国,让腾冲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玉石加工集散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翡翠是腾冲人眼中的宝玉,寄托着腾冲人们各种美好的愿望。一刀下去,种水色底工,金钱便会滚滚而来,随即盖高楼、办学堂、修公路、撺市集。细观“翡翠城”,哪一处都是翡翠的绰绰影姿。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帕敢地区,腾冲人最早发现了翡翠的商业价值,首开翡翠加工先河,至今已有年历史。“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之说,说的就是这“赌石”里的秘密。当你孤注一掷高价买进一块石头时,里面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一刀切下去,也许满眼黑,也许满眼都是绿。这里的人们为玉疯狂,也为玉冒险。如今,翡翠、玉雕产业带动了腾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青年玉雕大师杨树明,用他纯熟的刀法和创新的理念成为了新一代腾冲玉雕的领军人物。玉如君子,亦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每一块翡翠都独一无二,因此,讲究因材施艺。想要完成一份好的玉雕作品,“要像交朋友一样,先读懂这块翡翠,了解它的特性,再进行创作”。谈及雕刻时间最长的一件作品,杨树明说,那件作品已经雕了十几年了,还没有完成,还是个半成品,“有的玉石,是要用一生来雕刻的。”用一生来雕刻一块玉石,玉石也用其一生的价值回馈腾冲大地。腾冲人是幸运的。翡翠将他们所在的偏夷之地,发展成了滇西的商业重镇。从贫困到富庶,从闭塞到开放。杨树明向外国友人介绍如何鉴别翡翠。人民网向星权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翡翠工艺的不断更新,腾冲的玉雕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目前,腾冲玉雕工作室已有近个,从业人员近人,生产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前脚蹬手磨的时代。玉雕生产过程也实现了机械化,许多玉雕工艺品从行销全国到走向世界各地。目前腾冲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翡翠交易中心,八方游客络绎不绝,一座“翡翠城”正重振腾冲往昔辉煌。天人合一的生态宝地“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写下的文字,描述的是腾冲北海湿地的神奇景象。徐霞客的雕像也正站在这座边城的中央,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人。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人民网孟宾摄以草为排,以竹为桨。游客可以尽情在湿地保护区体验草排项目,泛舟湖面,宛若置身在大草原。腾冲北海湿地以神奇的“水上草原”为名,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尽管溪流贯穿期间,草根却紧紧地交错在一起。北海湿地孕育了很多珍贵的动植物,有重点保护动物紫水鸡,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还有具有消炎解毒功能的鹅毛玉凤花。这些珍贵鸟禽和奇花异草,共同构造了北海湿地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北海湿地重点保护动物紫水鸡。人民网周雨摄腾冲还有丰富的地质资源。90余座火山雄峙苍穹,80多处温泉喷珠溅玉。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撞交接处,两个大陆漂移碰撞,使腾冲成为世界罕见并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火山奇观——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坝派巨泉和热海高温温泉、黑鱼河等奇特地质奇观。而热海景区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其直径超过3米,水深1.5米,水温达96.6℃,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许多游客争相参与高温蒸煮的乐趣,他们将盛着大米和肉菜的饭盒置于锅内流出的水槽中,不到半小时便熟透可食。游客在“大滚锅”中煮鸡蛋。人民网周雨摄在腾冲,人与自然的和谐深深根植在每个人心中,腾冲也被评价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腾冲人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着粉墙黛瓦上写下的“和顺和谐”,动植物栖息的“水上草原”,被称为“物种基因库”的高黎贡山,人们也就知晓了腾冲人是热爱自然的,更是被自然偏爱的。一座世界名山,一个罕见的地质奇观;一座玉色之城,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一篇文化融合的乐章……这些共同将腾冲打造成了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最佳“候选地”。来源:人民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