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专家热议中国首个海洋地带世界自然遗产的开

发布时间:2022/12/1 16:23:38   
白癜风大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当地时间7月5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获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加上7月6日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自然遗产增至14处,自然遗产总数位列世界第一。

倚海而生的盐渎古城——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包涵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演替,是具有普遍突出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业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入选世遗对于江苏沿海地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总布局的高度,对带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加快转变沿海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也有学者尖锐地指出,黄(渤)海地区不容乐观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未来中国首个海洋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挑战。

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包括两个遗产点,分别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段与东沙实验区(被命名为YS-1,含.69平方公里的条子泥地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被命名为YS-2),遗产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56平方公里,总面积为.99平方公里。遗产地第一期包含5个保护区: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自然保护区、江苏东台高泥湿地保护地块及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地块。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认为:“盐城同时具备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其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盐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得非常好,每年有20万到30万只越冬候鸟在盐城栖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还有多万只迁徙停歇的候鸟。这片地区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鸟类保护伙伴委员会对该迁徙路线上个保护区及候鸟栖息地的重要性评估结果显示,盐城境内的黄海滨海湿地位列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重要候鸟栖息地之首。遗产地区域内有17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据研究,勺嘴鹬、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等几种鸟类的生存非常依赖于盐城滨海湿地及其邻近地区。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也极度依赖当地的海岸海洋系统。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颖表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申遗成功令人欣喜。第一期所在的江苏省盐城地区滩涂与沙脊群滨海湿地是由长江、黄河的泥沙堆积组成,范围广、面积大,生态结构多样,具有区域与自然环境的代表性。而人口众多的中国在重视土地、农业与食物来源的同时,重视滩涂湿地的保护,意义非凡,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必将加深对海陆交互作用过渡地带发展规律的认识,规范人类活动,实现持续和谐发展的预期目标。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的成功,可以说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好有一个名为《世界遗产海洋计划》的项目,以保护全球的海洋世界遗产为目的。截止年,全球共有49项海洋世界遗产,大家熟知的越南下龙湾、澳大利亚大堡礁、德国荷兰丹麦三国共有的瓦登海、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等都在此列。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接受《中国海洋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中国第一个地处海洋地带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即将列入《世界遗产海洋计划》中的第一个地处中国境内的海洋性世界遗产项目,在展现中国自然遗产的多样性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当代成就,参与国际协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推动地球生态安全行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由于该项目地处我国江苏省沿海开发区地带,这一世界遗产项目表明,我国沿海地带在不同生态背景下,其区域特色和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城市化是一种发展模式,保持青山绿水、保护海洋生态也是一种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江苏而言,过去既有的几处世界遗产都是文化型的,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及明代功臣墓、大运河等,这次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作为自然遗产类型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弥补了江苏的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这对江苏坚持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示范意义。”贺云翱说。

有望成世界级名胜地

作为我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申遗成功,体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开发与保护并举方针落到实处,和保护全球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担当。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华认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保护和悠久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期待。太平洋西岸亚热带区域,特别是中国大陆长江出海口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其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选地区。百万年来,这里是整个东北亚,乃至西太平洋地区候鸟生存得以维持的重要地理节点,对全球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滨海生态旅游成为人们重返大自然的重要途径。每年9月~10月,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就会迎来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等候鸟在这里歇脚;秋末冬初,丹顶鹤开始从北方的繁殖地向南方迁飞,飞到盐城沿海滩涂。这处鸟类的天堂,亦早已成为世界各地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圣地。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炳耀则表示:“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旅游名胜地,可以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会受到格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