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战斗民族的奇葩之作,没装反潜导弹,却有了

发布时间:2022/11/5 15:12:08   

58型“肯达级”拥有着冠绝群雄的“反舰火力”,这些全部都是为了怼美国航母而设计的。但时过境迁,随着核潜艇技术和潜射导弹技术的发展,从年开始,美国陆续建造了31艘拉斐特级战略核潜艇(由于技术改进问题美国官方将它们分为拉斐特级和富兰克林级)。自此美国海军将庞大的航母混编舰队改为二线突击力量,开始以水下核打击力量为先锋。“反潜”的重要性被大大提高,成了一项“战略性任务”。

拉斐特号()战略核潜艇,该级及其改进型“富兰克林”级建造数量高达31艘

年12月30日,苏联第二型导弹巡洋舰的设计建造工作被正式批准,工程编号,设计代号“金雕”,北约则称之为“克列斯塔I”。与之前的“肯达级”相比,克列斯塔I级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其标准排水量为吨,满载排水量达到吨,体型与我们今天的D型驱逐舰相差无几。

克列斯塔I级巡洋舰

克列斯塔I级被赋予的主要任务是防空与反潜。因而改型战舰重点强化了防空与反潜能力。其配备了两套SA-N-1舰空导弹而非“肯达级”的一套。另外还改进了舰上的贮弹库,使得全舰共携带64枚舰空导弹,之前的“肯达级”仅仅备有16枚。

SA-N-1舰空导弹发射图,其对应的陆基型号就是S-“伯朝拉”

其实,海军最开始中意的并非SA-N-1,而是SA-N-3。只不过该型导弹研发严重滞后,因而“克列斯塔I级”上使用的仍是“肯达级”的SA-N-1舰空导弹。事实上,SA-N-3导弹一直到年才开始服役,这一年“克列斯塔I”级的末舰都已建成了。当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另一种导弹(反潜/反舰导弹)身上。

发射中的SA-N-3舰空导弹

在反潜火力上,“克列斯塔I”级最初计划将SS-N-14“石英”反潜导弹(URPK-3)作为其最重要的反潜武器。然而在该型导弹的设计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工程一再跳票,苏联海军不得已又搬来了与“肯达级”同款的SS-N-3反舰导弹(P-35)。而且还仅有发射筒中的4枚,无额外备弹。离“肯达”级全舰16枚的数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URPK-3基础上发展而来的URK-5,该型导弹上部为运载器,下部为战斗部

至于其他反潜装备,“克列斯塔I”除“肯达”级上的两组RBU-型反潜深弹系统外,还装备了两组RBU-型反潜深弹系统。此外,增加了鱼雷发射管数量(克列斯塔I为2X5联装,肯达级为2X3联装),可以混合布置SET-65型反潜鱼雷和53-65型反舰鱼雷。还配备有一架卡-25型反潜直升机。

RBU-型反潜深弹系统,该系列是俄系反潜装备中的经典

名实相符的反潜舰——A

想想身为“反潜舰”居然没有反潜导弹,传出去岂不尴尬?于是,年8月,改装命令下达。次年1月,苏联海军和国家造船委员会决定,只建造4艘克列斯塔I级。并委托第53中央设计局着手改进,随之而来的就是改进版——A型(克列斯塔II)。

克列斯塔II级4号舰:马卡罗夫海军上将号,属北方舰队

与“克列斯塔I”型相比,“克列斯塔II”的体重变化不大,仅上扬了几百吨(标准排水量:,满载排水量:吨)。但这一次,“克列斯塔II”却如愿以偿的装上了SS-N-14“石英”反潜导弹,而且发射装置换装了“田”字型发射箱,导弹数量从4枚提高到了8枚。

可见其舰桥两侧的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

此外,另一款跳票的装备“SA-N-3”舰空导弹也如愿的出现在了“克列斯塔II”的甲板上,数量上仍是两套,只是备弹数量略少为48枚,不过射程却提高到33.5千米(克列斯塔I的SA-N-1是64枚,射程15千米)。其它武器方面,II型与I型基本相同。只不过从第五艘克列斯塔II级开始,舰上装备了我们所熟悉的AK-系列近防炮。

基辅级航母(载机巡洋舰)上的SA-N-3舰空导弹发射架

年,苏联正式将“克列斯塔I”级和“克列斯塔II”级划分为“大型反潜舰”。值得一提的是“克列斯塔I”的舰种分类:其曾经是“大型导弹舰”,-的大规模改制中,其被划归“大型反潜舰”。年的改制时,它又变成了“导弹巡洋舰”。所以,按照江湖行规,我们更习惯称之为“巡洋舰”。

说到“大型反潜舰”,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型“无畏级”

正是从“克列斯塔”级开始,苏联海军的作战范围开始扩大到全球各个海域。不仅能够频繁出没于加勒比海,为小弟撑腰(古巴),在大洋上与美国海军“指点江山”,也能有效的保护北太平洋上的苏联商船、南大西洋上的渔船,使之免受骚扰。-年间,克列斯塔II级一共建造10艘,虽然性能上仍有些许缺憾,但仍能看得出,苏联对它是比较满意的。

克列斯塔II级: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

终极版金雕——B“喀拉级”

上世纪60年代,卡辛级(61型驱逐舰)的出现,充分展现了燃气轮机功率大、结构紧凑、加速性号的特点,标志着水面舰艇发展进入了燃气轮机时代。相较之下,其他舰艇装备的“蒸汽轮机”简直弱爆了。年10月,苏联海军即要求第53中央设计局研究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新舰,次年10月,苏联正式批准,在A的基础上,继续研发B,设计代号“金雕B”,北约称之为“喀拉”。

卡辛级:该级舰是世界上首级完全依靠燃气轮机推进的战舰

与克列斯塔II那种小打小闹的修改不同。“喀拉”级的吨位上涨了千余吨,标准排水量增长到了吨,满载排水量吨。因动力系统上选用了更加紧凑轻便全燃联合动力,舰体空间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为安放更多的武器设备提供了可能。

喀拉级两视图

“喀拉”级虽然在编号上依然承袭,但动力系统脱胎换骨的变化,加上“喀拉”级的建造地点改到了位于尼古拉耶夫的“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尼古拉耶夫拥有当时苏联唯一的燃气轮机制造厂:南方燃气轮机厂)。喀拉级已经可以视为一型全新的战舰。因此,在西方眼中B被单独列为“喀拉”级。

航行在年的喀拉级

在苏联海军眼里,“喀拉”级就是其“猎杀集团”的中流砥柱,专职负责反潜和防空,在遥远的大洋追踪和摧毁敌方战略核潜艇。在反潜装备上,“喀拉”级基本承袭了“克列斯塔II”的装备,包括SS-N-14“石英”反潜导弹、RBU系列反潜深弹、mm鱼雷发射管和反潜直升机。

卡-25型直升机

但在防空武器上,“喀拉”级有所加强,除原有的两套SA-N-3舰空导弹外,又增加了两组SA-N-4舰空导弹(最大射程10千米,属近程舰空导弹),以强化其防空能力。此外,AK-型57毫米舰炮也被AK-型76毫米舰炮所取代。转来转去又转回来了,果然...管子还是粗的好。

SA-N-4舰空导弹3D示意图,其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回到甲板下方

“喀拉”级诞生后共建造7艘,在苏联海军内部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红海军各舰队争相要求将“喀拉”级配属给自己。特别是太平洋舰队,他们强烈要求将所有的“喀拉”级都配属给自己的舰队。此举自然招致了其他舰队的反对。不过年2月7日的一次空难中,太平洋舰队司令罹难。“喀拉”级的重新部署工作不了了之,黑海舰队保住了他们的“喀拉”。

活到最后的喀拉级,黑海舰队的“刻赤”号

“喀拉”级不仅可以猎杀敌方战略潜艇,也能有效的阻止敌方攻击型潜艇的活动。“喀拉”级连同系列一起,堪称苏联导弹巡洋舰最大家族,为冷战时期苏联的海上争霸,提供了宝贵的战力。当然这还不是苏联导弹巡洋舰之路的重点,因为日后的“基洛夫”才是巅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3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