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济南有个痴迷画鹰的鹰王

发布时间:2025/3/16 16:06:00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鹰王王照华团扇作品欣赏在济南机床二厂西路欣都小区一栋民房内,一位温文尔雅的老人正伏在画案上挥动着画笔。不一会儿,一幅展翅翱翔的雄鹰就跃然纸上。他就是痴迷画鹰的国画大师——王照华,圈内人都称他为“中国鹰王”。同时,他还有个绝活——点墨成鹰,人们只要在宣纸上随意地留下墨点或线条,他都能依势创作画出雄鹰来。王照华,年出生于济南,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少年拜国画大师岳祥书为师,精于画鹰。他笔下的雄鹰意向壮阔、恢宏大气、富于动感。“多年前我翻看中国名画家的作品时,看到他们笔下的鹰大都是静态的,我就想我一定要画出一系列精、气、神俱全的‘会动的鹰’。”王照华说,鹰本是天之骄子、王者风范,可能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想画出活灵活现的鹰来确实是有难度的。于是,他周游全国,不停地观察、写生、创作,终于在年举办的中国首届画鹰大赛中一举夺魁,荣获金奖。王照华获得金奖之后,奠定了他在圈内的地位,名噪一时。但随后,他却不知去向,甚至有圈内人说他“失踪”了。后来得知,他全心投入到一项空前浩繁、巨大的艺术工程中去了,那就是创作米巨幅长卷——《中华万鹰图》。在中国能画《百鹰图》的人已寥寥无几,更何谈《万鹰图》!潘天寿与苦禅大师的《群鹰图》也超不过10只,而且全是静止不动的,王照华是不是自讨苦吃,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但王照华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意思,一定是自己做出来的才有意义。”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艰苦的写生、采风、创作之中。他先是上东北吉林鹰屯观“鹰把式”熬鹰、放长绳训练,之后去内蒙古大草原观察金雕的习性,紧接着又去了蓬莱岛看海雕捉鱼击浪。其间他画了几十本速写,拍摄了数千张各类鹰的照片、录像,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些在后期画鹰时都成了他宝贵的资源。他把《中华万鹰图》分为《飞天卷》、《海天卷》、《雪域卷》、《古木雄风卷》、《岩石卷》等共十卷,每卷只,卷卷相连,气脉相通,大气磅礴,每卷既可成单独个体,汇集起来就是万鹰图,如此大的巨作让观者无不为之称赞叫绝。点墨成鹰让人叫绝在创作完米巨幅长卷——《中华万鹰图》之后,王照华也练出了一项绝活儿——点墨成鹰。人们只要在宣纸上随意地留下墨点或线条,他都能依势创作画出雄鹰来。真正达到点墨成鹰境界时,王照华说那是在创作完《中华万鹰图》之后,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年谭强成立山东国术馆时,请吴斌过去题词,吴斌在写一代骄王时,不小心滴上了几个墨点,本想着撕掉重写,我说让我试试。一会我就在墨点上画了一只小鹰,不但没影响美观,还与题好的字相辅相成,引来围观者的阵阵掌声。”王照华说,从那以后他对点墨成鹰就胸有成竹了。无论什么人在纸上画什么样的线条或墨点,他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转瞬间变成活灵活现的雄鹰,让人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为之倾倒叫绝。中华文学杂志社主编明杰曾经慕名拜访,提到点墨成鹰时心存疑惑。王照华当时拿出一张6尺宣纸请明杰随便涂鸦,明杰一气儿抹了十几笔,看着满纸乱象,在场者都为他捏把汗。王照华静观了几分钟之后,那些涂鸦之作全部变成了叱咤风云的雄鹰,一幅《群鹰飞天图》展现在大家面前,画室中一片掌声和喝彩声。虽然有了一定的名气,但王照华丝毫没有架子,他温文儒雅,幽默风趣,喜欢音乐,爱好唱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但对于绘画,他又非常严谨,还经常叮嘱画界的后起之秀,“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基础功打牢之后,要不断开拓创新,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作品欣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1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