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4572个他们在高原铁塔上帮鸟儿改造

发布时间:2023/10/8 14:36:46   
白癜风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4.html
◎科技日报记者张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如何将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人与自然之和谐?遥远而神秘的三江源,用个“生命鸟巢”诠释了“和谐答卷”。5月19日,输电专业人员在位于可可西里的柴拉直流输电线路下准备安装“生命鸟巢”。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广袤无际的三江源腹地,5月下旬依旧白雪覆盖,海拔米的玉珠峰脚下,严重缺氧、呼吸困难、头痛欲裂,高原反应不断向人类身体发出极限挑战。抬眼去,老鹰在天间纵情飞舞,盘旋锁定着它们的猎物——鼠兔,时而落脚在输电铁塔上的“安居房”歇脚……人迹罕至的三江源,是一片野生动物的欢乐园。5月19日,在位于可可西里的柴拉直流输电铁塔上已安装的“生命鸟巢”孵化出幼鸟。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驱鸟?不!护鸟三江源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河流、湖泊数量多,植被覆盖率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享有“中华水塔”美誉,也是全球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这里,有老鹰、大、隼、金雕等“神鸟”栖息并守护,也有草原鼠兔等物种繁衍生息。年至年,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相继投运,大电网逐步延伸到三江源保护区,铁塔银线相继在人烟稀少的青海高原上拔地而起,连绵延伸,为群众送去光明,送去致富奔小康的动能。年12月,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组建完成。那时起,王辉和同事们扎根在平均海拔多米的高原上,守护着青藏电力大动脉。5月19日,输电专业人员在位于可可西里的柴拉直流输电线路下准备安装“生命鸟巢”。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草原大型鸟类喜欢寻找制高点繁殖栖息。由于高原树木、悬崖数量少,高高的铁塔就成了它们停留筑巢的地方。但在铁塔上筑巢,有安全危险。据统计,青藏联网工程±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自年11月正式投运以来,共发生32次故障,仅鸟类活动引起的故障31次,占总故障次数的96.8%;玉树联网工程千伏唐玛玉输电线路自投运至年6月初,共发生故障跳闸次,其中因鸟类活动引起的跳闸次,占到总跳闸次数的97.8%。传统解决方式,是在铁塔搭建中设计防鸟刺、倾斜横杆阻止鸟类停留。此举虽保护了电网,却危害了高原生态系统中,引起地区生物链不稳定。“这里猛禽太多,驱鸟器初始还有用,但它们熟悉装置后就不害怕了,继续‘违建’。我们不断把这些鸟巢迁移到附近灌木丛中,它们又不断筑巢。”在迁移鸟巢时,王辉和同事很不忍心,但为了线路安全只能这样做。驱鸟、防鸟破坏生态平衡,不驱赶又会影响电路跳闸,怎么破?化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与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要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他们想到了解决办法——搭建“生命鸟巢”,给鸟儿升级“安居房”!“违章建筑”免费升级“安居房”“这基塔上也有鸟!回去给老班长打个电话,告诉他最近在咱这儿筑巢的鸟儿又多了。”5月20日,在青藏联网工程±千伏柴拉线号塔下,“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班员张兴宇透过望远镜,看到安装在铁塔安全平台上的人工鸟巢里有幼鹰探出毛茸茸的脑袋。5月19日,在位于可可西里的柴拉直流输电铁塔上已安装的“生命鸟巢”孵化出幼鸟。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张兴宇口中的老班长,是电力天路运维班原班长王辉,也是人工鸟巢的发起人。同一时间,多千米外的玉树10千伏隆宝代三线78号杆下,玉树供电公司线路运维人员才仁文措看到雄大“旦增”和雌大“拉姆”飞回了他亲手安装的人工鸟巢中。“在铁塔安全平台上给它们搭个窝吧,免得它们‘私搭乱建’。”得到林业部门认可后,王辉和同事们开始尝试搭建人工鸟巢。随着“安居房”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鸟儿开始在人工鸟巢里筑巢。王辉和同事们的方法也帮助兄弟单位解决了类似难题。才仁文措受到启发,开始在玉树巴塘草原的电力设施上安装人工鸟巢。5月的巴塘草原迎来了大、猎隼、金雕等猛禽。它们准备在这里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自年3月成为线路运维人员以来,才仁文措在巡线时常常看到大在电杆顶端筑窝。5月19日,输电专业人员在位于可可西里的柴拉直流输电线路下准备安装“生命鸟巢”。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年初,才仁文措和同事借鉴人工鸟巢在青藏联网工程线路上的应用经验,定制了直径50厘米、高40厘米的竹制鸟巢。他们用角铁和扁铁焊制托架,把人工鸟巢固定在电杆顶端距离高压带电部位90厘米的位置。这样既便于鸟类起飞、降落,又能保障电线的安全。人工鸟巢安装好后,在一次巡线过程中,才仁文措突然发现有两只大从人工鸟巢里探出了头。他给鸟巢里的两只大分别起名叫“旦增”和“拉姆”。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命鸟巢”数量已达到个,余个鸟巢有筑巢、孵化痕迹,“入住率”超过50%高原生灵不断得到保护提起青海,你会想到什么?三江源、青海湖、雪豹、藏羚羊……这些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关键词,构筑了大高原的生命密码。此刻,可可西里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抵达“大产房”卓乃湖集中产羔。几十年间,在国家及地方的通力保护下,这些可爱的“高原精灵”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已增长至为7万余只,野牦牛达上万只。可可西里藏羚羊。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今年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在向总书记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时,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用两张特别的照片,直观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两张照片的“主角”,是荒漠猫和雪豹。据科学证据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种起源地,这里是它的第一故乡,青藏高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连续的生存地区。根据已有雪豹研究资料,利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青海省雪豹潜在栖息地面积为33.08万平方千米,适宜栖息地面积5.46万平方千米,全省均有雪豹分布,30个市县预测雪豹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大于平方千米,部分其他县有零星分布。在我国雪豹分布的7个省区中,截至年底,青海省雪豹调查完成的面积最大,为平方千米,占青海省雪豹分布栖息地面积的4.44%左右,种群数量在只左右。目光聚焦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珍惜野生动物亦在不断得到保护——据6月3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年,环青海湖区域主要栖息地观测到的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全年均值为只;鸟类种群数量全年累加为37.6万只;青海湖裸鲤总尾数为3.62亿尾,总资源量为9.3万吨,青海湖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黑马河和哈尔盖河五条河流青海湖裸鲤繁殖量达3.91亿尾。可可西里藏羚羊。科技日报记者张蕴/摄编辑:黄磊审核:岳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2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