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的形状 >> 陕西上空现运动最快猛禽,常以小击大,
据媒体报道,日前陕西洋县上空发生一起“国宝级空战”:一只游隼在攻击朱鹮。朱鹮面对体型小几倍的游隼,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哀叫逃跑。最后朱鹮被攻击几回不得不落到河床上,而游隼也追了过去,结果不得而知。
朱鹮:我是受保护的,还敢来?游隼:抱歉,我也是!在寻找有关游隼的资料时,发现它是世界上俯冲速度最快的生物(飞行速度最快的是雨燕),达公里/每小时。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有部电影的一句令人深刻的台词:“让子弹飞一会”,相信游隼有资格对那些鹰、雕、喜鹊等鸟类说一句:让它飞一会。
游隼:中型猛禽,翼展可达厘米,可发现1公里外的猎物!
游隼(Falcoperegrinus),又叫花梨鹰、鸽虎、鸭虎、青燕,属于隼属的一种昼行性中型猛禽,共有18个亚种。由于速度极快的关系,也被人们誉为“活导弹”。游隼的栖息范围非常广大,全世界几乎都有游隼的身影(除了新西兰),而我国在南方为冬候鸟、东北为夏候鸟、西北地区为旅鸟,而在新疆地区属于繁殖鸟。
游隼的体型在隼类中属于较大的一种,壮硕结实,雌鸟普遍比雄鸟大,体重约为-克。雄鸟体长约38厘米,而雌鸟的体长约为51厘米,翼展为84-厘米。
游隼成年后头部大致为暗铅灰色,眼睛下方形成倒三角形暗铅灰色区域,眼睛外圈为黄色,虹膜为黑褐色。而翼和背部大致为暗蓝灰色,翼下较白亦布满横斑。胸部上半部有黑色细点斑状出现,至腹部斑纹形成横斑。尾羽窄、有数条黑色横带,脚和趾为黄色。
游隼多在上午单独或成对出现,停栖在湿地边缘的突出物上、或海岸边悬崖上,喜好在宽敞的环境活动,飞行时较少盘旋而是快速直线前进,有时也会低飞,利用地形的遮掩,攻击猎物。
昼行性猛禽都是靠视觉寻找猎物,眼球的锥细胞发达,视力很好,而敏锐的视力能让游隼发现1公里外的猎物。它们在觅食时会先飞到猎物上方,将翅膀收到后方,空气的阻力降到最小,突然俯冲下去,接近猎物的最后一刻改为水平飞行,用脚抓住猎物,抓到地面后用鸟喙杀死猎物,慢慢享用这顿大餐。
玩命俯冲,速度可达公里每小时!
游隼虽然不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但却是世界上俯冲最玩命的鸟。在年德国科学家用多普勒雷达追踪多种鸟类,发现游隼在米高空以45度角向下俯冲时,速度达到了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是什么概念?相当是1.2秒内就能飞过一个足球场(米长)。严格来说,这速度不是“飞”出来的,而是依靠体型优势“俯冲”冲出来的。
根据科学家的观察,游隼在俯冲时,它的身体会呈现出子弹状,科学家将这个动作命名为“屈身(stoop)”。游隼的翅膀有尖角,而且向后折起。加上羽毛坚硬没有沟槽,受到的风阻力就更小。如果它的翅膀像老鹰或猫头鹰那样宽大的话,就无法做到如此敏捷迅速。经过计算,游隼俯冲时的重力加速度达到25G,而战斗机飞行员能承受的不超过9G。
很多人不禁疑惑,速度这么快,眼睛不会被风干吗?还能呼吸吗?
从人类建造飞机能在天空翱翔时,就面临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发动机运转达到临界速度,发动机的整流罩周围像是将笼罩在一道静止空气的墙上。令人不解的是,游隼怎么能还在难以置信的速度下还能够呼吸。科学家看着游隼的鼻孔,找到他们要的答案,在鼻孔的开口突出的小锥点,将能塑造出类似锥形的通道。他们发现即使在极快的速度下,空气也能从这通道将空气传递到发动机。
空气压力从每小时公里将可能会破坏鸟类的肺,但是游隼的鼻孔小骨结节将会引导进入鼻孔的空气冲击波(比较战斗机进气锥进入时的斜度)减少空气压力变化,使得鸟类更容易在俯冲时呼吸顺畅。
另外游隼在高速俯冲时,还能保持敏锐视力的原因在于,它有一层额外的眼睑,叫做瞬膜(nictitatingmembrane),如眼罩一般。而且除了一般的泪腺(lacrimalgland)之外,会再有一组瞬膜腺(Harderiangland)负责分泌黏稠的液体,确保游隼在俯冲时,仍能保有角膜的湿润。
游隼:请叫我“空中一号”!
制霸天空,无论是猫头鹰、金雕,还是喜鹊,都得躲它!
单从速度来讲,游隼绝对是最令猎物畏惧的对手。或许有人认为俯冲速度这么快,应该不易随猎物移动而调整方向。但事实恰恰相反,游隼在较高的速度下反而有较佳的操综表现,它在高速下仍有较大的转向力,高速还能灵活“漂移”,空中什么鸟类能抵抗?
游隼是以鸟类为食的,统计显示,游隼捕食鸟类约为种。大到牛背鹭、鹈鹕、朱鹮、小到椋鸟、燕子都是游隼狙击的目标。所以不论比它大几倍的猫头鹰、金雕,还是“空中土霸王”喜鹊都得躲着它。
仗着速度优势,游隼可谓是异常凶猛,经常敢孤军奋战“以少打多、以小击大”。去年9月份,台湾省基隆和平岛公园上空就让人拍到一场激烈的“空战”:一只游隼大战7只黑鸢。双方激烈交手约30分钟。其中一只黑鸢还被打到“倒头栽”从空中坠落,发出此起彼落的哀号声。
在BBC的纪录片里可以看到,一群鹈鹕飞行经过靠近了游隼的巢穴,引得正在巢穴喂孩子的游隼发出警告。估计鹈鹕不以为然,仍然在游隼的领空上飞行。随后游隼立即升空,以一敌四,最终击落了两只鹈鹕(落到海面上)。
一夫一妻制,求偶行为宛如飞行技巧汇报表演!
游隼为一夫一妻制,和多数猛禽一样,求偶行为都是一场飞行技巧表演。雌雄游隼互相追击,快到对方旁边时,仰起身体,伸出脚爪似模拟攻击,然后互相抓住,胸部也互相接触,有时会在空中交换食物等等。
它们的繁殖在4到7月,通常是雌鸟守巢,雄鸟负责带回食物。约15日雏鸟稍大之后,雌鸟也开始外出觅食。育雏期,最初由雄鸟防卫空域,后雌鸟也加入防卫,对同种及其他威胁雏鸟的猛禽、鸦科给予迎头痛击,但遇到极危险的敌人时,曾观察到亲鸟以嘴叼走雏鸟到其他处。
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游隼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农药的滥用。尤其是氯化物种子化肥,导致生殖系统受损,卵壳变薄,极易破碎,雏鸟发育畸形,死亡率极高。虽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努力保护和拯救,数量有所恢复,但目前依然受到了非法贸易的影响。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参考资料:国家地理杂志)
全知视角:自然、动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