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的形状 >> 乌克兰内战中,欧美和俄罗斯的大国对弈
年,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亲美势力夺得政权,建立亲美政府,原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逃往莫斯科。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多数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对新政府亲美外交极其不满。
年2月18日,数以千计的乌克兰示威者从市中心独立广场出发,要求恢复年宪法。中午时分,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石块,警方使用催泪弹回击,自此彻底激发两方矛盾。同年5月正式升级为武力冲突,东部四个州的居民民兵武装宣布独立,组建亲俄武装组织。7月初,乌克兰政府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决定武力解决此叛乱。
Ps:年12月8日,乌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自年1月1日起乌政体由总统-议会制过渡为议会-总统制。年10月1日,乌宪法法院裁决年“政治改革”宪法修正案违宪,国家政体由议会-总统制重回总统-议会制。
这场战役政府军打得可谓艰难,政府军派出17个主力旅(10个步兵旅,2个坦克旅,3个炮兵旅和2个空降突击旅)及美国等数千雇佣军合计4万人进攻东部“平乱”。然而这些政府军在1年之内,被东部民兵全歼!几乎没有留下太多俘虏,过程中,乌兰克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金雕”余人集体倒戈俄罗斯。
政府军也不是只有“软蛋”,战争最激烈的,政府军在1:10的不利局面下,仅凭借轻武器对抗东部重武器军队,死守到底无人生还。这场战役后,豪华的机场变成尸堆如山的废墟。
让人不禁叹息,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们都是保家安邦的热血青年,国家及人民的骄傲!可在两方政权冲突中,沦为政治炮灰。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回顾我们的年,在国人们的心中,尚处于“世界和平的现代文明世界”,战争仿佛都停留在历史课本里,当兵的目的也单纯为了锻炼自己,再看一眼顿涅斯克机场,一个现代化建筑瞬间化为修罗场废墟,只能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强大的国家。
原顿涅斯克机场
战争后的顿涅斯克机场-1
战争后的顿涅斯克机场-2
同年8月,接近枯竭的乌克兰国库又要面对水涨船高的军费账单。为了防止军队陷入“无饷可发”的窘境,乌克兰国民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开始针对乌克兰国民征收“战争税”。其税率为个人所得工资、奖金和补偿金的1.5%。乌克兰政府计划征收29亿格里夫纳(约合人民币14.9亿元)的战争税。不过,由于国内经济萧条,东部企业几乎全面停工,能否如期凑齐“军饷”仍不得而知。再加上后期战后重建的巨额费用,其“亏空”大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停止对乌军政府的援助计划。(做个对比,中国烟草年纳税额1.2万亿人民币,乌克兰当时征收的14.9亿尚且困难,由此可见战争对于国民经济消耗多么巨大)
截至年12月,已致多名乌克兰东南地区平民死亡,乌克兰军方与反政府武装的损失,由于交战双方报道差异很大没有有效的统计。
直至年12月29日,乌克兰政府与乌东部民间武装在顿涅茨克州的戈尔洛夫卡市附近交换在押人员。这是年以来双方首次大规模交换在押人员。而直至今日,乌克兰的内部之乱,仍未解决。
这场冲突与其说是乌克兰的东西之战,不如说是欧美方与俄罗斯方的实力之战。乌克兰政府方在签订停战协议时也表示:这份协议需要欧洲方的支持才能得以执行。而独立出来的也宣布加入俄罗斯成为克里米亚联邦区。
回顾以往,欧美方对战俄罗斯,渊源已久,从来都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不过大概本着“勇于探索”的精神屡败屡战,坚持不懈。不过,就像工艺方面你可以永远信任德国一样,打仗你可以永远信任“喀秋莎”。
至于中国,别闹,我们从不干涉他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