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的形状 >> 除了麻雀和喜鹊,北京还有哪些常见的鸟
说起北京的鸟儿,你会想起什么?是街头老大爷鸟笼中的画眉、八哥?还是北京动物园里各种鹦鹉、金雕?
我要说的不是这些被人类禁锢在笼中的生灵,我想要说的是翱翔在天空中的飞羽。
北京自然界中的鸟儿,我们最熟知的应该是叽叽喳喳的麻雀和喳喳叫的喜鹊,偶尔还能看到飞过的乌鸦。除了这些,还有哪些鸟儿呢?恐怕一般我们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北京还有哪些野外的鸟儿。实际上,在北京观察到的鸟类多达一二百种,只是有的很少见,只出现在有限的几个地方。
但是就在我们身边依然能看到一些其他的鸟儿。
与普通的喜鹊相比,他们最大的不同是羽毛呈现灰色,个体看上去也比喜鹊要小那么一点点,不像随处可见在路边上就能筑巢的喜鹊。灰喜鹊更喜欢丛林,叫声也不像喜鹊那样聒噪。
即便身在闹市,只要你用心,你也总能发现斑鸠的身影。不过最有印象的应该是它们的声音,如果你听到咕咕的声音,周围也并没有人养鸽子的情况下,多数就是斑鸠了。不仅声音像鸽子,外形也跟鸽子很像,因为它们可是近亲。
有一次从清河边走过,偶然瞥见河面上有几个白色的身影飞来飞去,难道是天鹅?好奇的我很激动,悄悄地走到河边,发现几只长腿长脖的大鸟正在那里觅食。虽然它们并不像天鹅那么优雅,但能在都市中见到这样的野生动物,还是让我异常兴奋。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白鹭。对于白鹭的理解,之前只是存在于“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句当中,原来在北京也能看到它们啊。
后来我常到清河“走河”,看到很多绿头鸭。绿头鸭的数量可比白鹭要多多了。
在水多的地方,也总少不了小鸊。小鸊身材不大,却是潜水的好手。它们不时在水面上游荡,可是转眼就不见了,原来它们钻到水里去找吃的去了,过了好一会儿,你就能发现它们又从水面的另一处冒出来,看起来像玩捉迷藏一样,真是顽皮呀。
到了初夏时节,我们总能听到空中传来嘎嘎咕清亮而悠远的声音。虽然能听到声音,但我们却很少看到发出声音的这个鸟。这是四声杜鹃发出来的,它们经常隐藏在大树的顶端,不借助望远镜还真是难以发现它们。
说起四声杜鹃,它们可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性。我们可能都听说过“鸠占鹊巢”这个成语,而杜鹃的做法,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它们找到其他鸟类的巢,把自己的蛋产到里面,让别的鸟类帮自己抚养后代。它们甚至会把原来的蛋给弄出一两个,以免被识别出来。被寄生的鸟儿一直蒙在鼓里,还不辞劳苦地喂养着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我们走在小区路上,会听到树间传出清脆而婉转的鸣叫声,非常悦耳。这种鸟其实是南方常见的一种鸟,有人带到北方笼养,后来有的鸟儿从笼中逃了出去,就在北方定居了下来,这种鸟叫白头鹎。
之所以叫白头鹎,可能跟它们长的模样有关系吧,它们眼睛后面直到后脑勺有一大块白色的区域。
还有一种鸟叫戴胜,它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脑袋上有一个朝后面的冠子。它们飞起来是忽上忽下,看着还挺好看的,但是它们有一个不太好的名声。有人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叫做臭咕咕,因为它们在养育小宝宝的时候,吃喝拉撒都是在巢里就地解决,搞得里头臭气熏天,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外号。
上面说的这些鸟儿只是北京鸟儿中很少的一部分,要想发现更多的鸟儿,需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天坛公园、奥森、圆明园都是很好的观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