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河之歌
作者:何五山
九月,将流年的几根银丝滑落在蟒河源头,指住山前的花野岭,缭乱了岁月春秋。“长风吹白茅,陇首秋云飞。风叶撕光影,谁扶游子回”,这是我每每心景落幕时的感叹。背靠着太行龙脊,吸允着蟒河的乳汁,轻狂醉步,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小襟青衫,无忧无虑,一代代依偎在这片富足的土地上。
总有一种渴望,这种渴望很像斯坦利幽灵,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潜入深睡的丘脑中,一个梦接着另一个梦,挑拨着疲惫的第三根神经。烦躁时,极不情愿地打开懒散的夜灯,战战兢兢地寻找着那根初夏就已断掉的半截铅笔,在几页浅黄的信笺上播种着一只只糊涂的小字,断断续续的涂鸦着蟒河采风......蟒河,发源于晋城市阳城县指住山南麓,流经桑林镇东入河南济源、孟州。在孟州分为两流再入温县猪笼河、武陟沁河,终归于黄河。
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也是缘到,精心挑选了一个好日子,秋高气爽,淡云相随。相扶孟州作协一路高歌来到了山西阳城的蟒河源头,但见深涧、峡谷、奇峰连连,不得不让人深韵这“秋景闲来赋山色,夕阳无事听水声”的优美画卷。蟒河的山水是在碧绿与叠嶂间用时间缝合而成的人间尤物,是大自然特赦的鬼斧神工。
沿着步道徐徐前行,拔地而起的望蟒孤峰,振翅欲飞的孔雀峰,更有奇、幽、秀、险的莲花峰。在这峰回路转的山道间徜徉,你便有千般烦恼也抛之脑后,好奇心总想把你推入世外、推向远古。山海经上说:夸父身长八百余丈,好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个神话传说无须考证,但这个地方古称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就是而今的山西阳城。
古有大泽映日,今有蟒河东去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蟒河流域,用大自然的厚爱哺育了这里的晋豫人民,让这里物华天宝,丰衣足食。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娃娃鱼,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无喙兰,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山柏树、连香等等。这些珍稀物种诠释了一个道理......原始。更体现了该地域良好的生态保护和自然环境。
蟒河之水洞中来,盘洞之泉若井喷。在这绵长的历史亘流中,像一首诗,像一幅画,铺展在中州这张宣纸上。悬者为瀑,落者为潭。走者为湍,停者为泓。有光洁如镜的养心池,有飞流直下的天龙瀑,有神龟池、翡翠池,更有黑龙、白龙、黄龙三绝幽洞。纵观华夏美景,唯君迤逦。怪不得游人赞其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蟒河山水甲桂林。曾经独步华山,峰峦之巅就像撞出了天外;也曾涉略海岛,湛蓝的心更盼一捧泉水的凉甜;滚滚长江谱写的是山海情歌;巍巍昆仑连接着天地苍茫;唯有蟒河,让游子思乡的情愫找到了回家的那条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情归乡。至此,我更想踩着蟒河上月亮,桂花酒里将我伤。天水碧,融进蟒河秋色,不知歌,不知琴,不知酒,更不知你我是谁!这个九月没白活....
作者简介:何五山(三月的风)河南省孟州市人,喜爱文学创作。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孟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孟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孟州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