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回顾驯服金雕有多难一人一鹰七天不合眼,真

发布时间:2025/4/22 14:07:07   

“驯鹰术”,是游牧民族一种传承千年的神秘驯服术。

然而想要彻底驯服一头鹰,让这生性自由的猛禽低下高贵的头颅,就必须与它不眠不休地进行视线较量,直至它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要让金雕真正听话,还需花上几年时间与之心灵相通,一旦驯服成功,这只猛禽就会成为地面上的猎人最可靠的助手。

那么这是真的吗?驯鹰术又是怎么回事?

挑战人与鹰极限的“熬鹰”

驯化金雕是游牧民族的一项古老技艺,要熬鹰驯鹰,既需要对金雕进行身心折磨,更需要驯鹰人具备过人的意志力和毅力。

为获取金雕,驯鹰人会在金雕繁殖期捕获幼鹰,也会在食物匮乏的冬季诱捕成年金雕,捕获后先控制金雕爪子,再用牛皮制成的眼罩遮蔽视线。

站在驯鹰人肩上之前,金雕需要经过“熬鹰”这个折磨身心的过程。

“熬鹰”进行在专门的房间里,麻绳固定在地面,绳中央是一个纺锤形绳团,戴眼罩的金雕置于其上。

金雕难以在弹性绳团上站稳,驯鹰人还不时牵动绳子,让金雕无法休息,这样的“摇鹰”要持续7-8天,10天之内未成功就放弃。

熬鹰期间,驯鹰人始终守在金雕身边,昼夜不眠不休地“折磨”金雕,既不让金雕睡觉,自己也不得睡眠。

艰苦卓绝的熬鹰,让金雕体力透支、意志崩溃,从而驯服,同时,也让金雕适应驯鹰人的气味。

在这期间,驯鹰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专注,稍有懈怠就前功尽弃,正如驯化金雕的野性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驯服内心的弱点也非一日之功。

熬鹰对金雕和驯鹰人的要求都如此严苛,可见金雕对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那么金雕究竟有什么本事,竟然值得游牧民族这样耗费心血?

天空的霸主金雕

金雕,这个名字就让人充满敬畏,它那无比强大的身躯,优雅凌厉的飞行技巧,以及致命的捕猎本领,无不彰显着它高高在上的地位,说它是天空的霸主,一点也不为过。

金雕的体型堪称鸟类中的巨人,成年金雕的体长可达1米,翼展达2.3米,体重可高达6.5公斤。

与身躯相匹配的是它们强健有力的肌肉,尤其是胸肌,这为金雕提供了极快的飞行速度。

事实上,金雕的滑翔速度可达每小时公里,俯冲时更可高达每小时公里,这一数据令人震惊,可以说,金雕与猎隼并驾齐驱,是除了猎隼之外世界上最快的生物。

金雕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异常敏锐的视力,高高在上的金雕可以清晰看到地面上的小动物,哪怕是深藏草丛中的野兔,也逃不过金雕的法眼。

与此同时,金雕极强的爪力也令它们在捕食时毫不留情,一只成年金雕的爪力可达每平方英寸磅,是普通人的15倍,可以想见,落入金雕利爪的小动物,基本可以说是秒杀。

金雕多筑巢于高山峭壁或乔木之上,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巢穴,也让他们得到更好的视野来锁定猎物。

当金雕发现猎物后,它们会悄无声息地滑翔在空中,像导弹一般迅速俯冲下去,一爪制服猎物。

有趣的是,金雕在捕食不同类型的猎物时,会使用不同的战术,对付兔子、松鸡等单独行动的小型猎物时,金雕会选择高空俯冲。

而对付地松鼠等结群动物,它会改为低空快速飞掠,如果是野羊、鹿等大型动物,金雕会持续低空紧追,直到猎物体力不支。

可以说,在陆地上,很少有动物能逃脱金雕的追踪,从兔子、松鸡等小型动物,到狐狸、野猪崽,再到体重20公斤左右的小鹿,甚至还包括重达60公斤的驯鹿。

在极端情况下,金雕也有可能猎杀重达多公斤的动物。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牧民而言,金雕无疑是个可怕的噩梦,据记载,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墨西哥州曾发生过金雕屠牛事件。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金雕就致死了12头牛,重伤61头,这头恐怖的“猛兽”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正是金雕的这种强大实力,也激起了人类想要驯服它的欲望,在古代草原上,各游牧部落经常采用驯鹰的方式来辅助狩猎,以获取更多食物来源。

那些骑着骏马,牵一只金雕的画面,至今还在人们心中激荡。

说到底,金雕之所以如此令人向往,是因为它那无与伦比的力与美,展翅翱翔的金雕就如同自由的化身,让人类这种陆地动物也为之憧憬,它代表着掌控天空的能力。

在古时,游牧民族主要以打猎、放牧为生,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一个金雕,那么对自己的生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驯鹰术”则出现在千年前的女真,是游牧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不过你以为驯鹰只需要熬着不睡觉,折磨它就驯服成功了吗?其实不然,这只是开始。

唤鹰,驯鹰的关键

金雕是天生的顶级猎手,它那锋利的爪子和尖喙能轻易撕裂猎物的肉体,然而,这种猛禽要想被驯服,却非常困难,驯鹰师必须与之展开漫长的“拔河比赛”,才能让金雕就范。

在“熬鹰”过程中,当金雕已经筋疲力尽时,驯鹰师才取下绳索,用兔肉喂食金雕。

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金雕必须完全信任驯鹰师,原意地吃下提供的食物,只有这样,它才会逐渐依赖人类,认可驯鹰师的地位。

之后是漫长的户外驯养过程,驯鹰师会制作牛皮手套,让金雕栖息在手上,他用兔皮或狐狸皮包裹住肉块,骑马四处奔波,模拟猎物的逃窜。

金雕必须飞离驯鹰师十几米,用尽全力去捕捉“猎物”。

每成功一次,驯鹰师就给予奖励,在这反复的训练中,金雕会逐渐掌握捕猎技巧,并且学会服从驯鹰师。

另一个重要的训练是“唤鹰术”,起初,驯鹰师在近处让金雕适应自己的特殊召唤声音,随着距离的加大,这种习惯会加深。

最后金雕能从一公里开外飞回驯鹰师的手腕,代表唤鹰成功,这时金雕已经视驯鹰师为同伴,能够听从各种指令。

经过漫长的反复训练,金雕终于学会完美配合驯鹰师捕猎,它已不再是孤傲的猛禽,而是驯师忠实的助手。

驯鹰的关键,在于让金雕适应人的气味,并熟悉特定的音调,只有这样,野生的金雕才能被驯化,成为驯鹰师可靠的帮手。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金雕对人们生存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外加环境的巨大变化,如今的金雕已经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饲养、捕捉是违法的。

所以如今,“驯鹰术”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特定的地方能够观看,成为了文化展示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