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在不久前公布了处于最后组装阶段的首架苏-57生产型的镜头,视频显示该机生产序列号为,舷号“蓝色01”,涂有最终定型的“像素”涂装。该涂装通过机背的数码化团来扭曲机身轮廓,可在空战中混淆敌方飞行员肉眼和光电观瞄设备的判断;俄罗斯空天军表示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接受首架苏-57战斗机量产型。苏-57的正式服役也标志自年苏霍伊设计局在PAKFA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中战胜米格设计局开始研制以来,经过长达17年的研发与试飞后,该机终于达到初始服役状态。俄罗斯五代机的研制进度明显慢于美国F-22的14年和我国歼-20的9年,除苏联解体导致的冲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罗斯航空工业在五代机的预研上走了不少弯路。资料显示之前的米格1.44和苏-47“金雕”验证机都是重机动轻隐身路线,而导致俄罗斯在隐身技术储备上严重不足,从而大幅拖慢了苏-57战斗机的研制进度。但即便经过了17年的漫长研发,首批服役的苏-57仍然存在重大缺陷;仔细观察苏-57就会发现该机受苏俄传统战斗机设计思想的影响,在设计上重机动轻隐身。专家表示苏-57在机动性方面继承了苏-27的升力体气动布局并创新性地采用了可动边条设计,将苏-30SM的三翼面+推力矢量设计的潜力发挥到极限。但相对于其机动性而言苏-57在隐身方面的表现就相当让人诟病了,该机的隐身外形仅针对前向隐身进行了优化,对机腹和机尾的隐身处理相当敷衍。同时为提高进气道性能,苏-57是目前全球三种重型五代机中唯一采用直通进气道设计的,这样会造成射雷达波会直接照射高速旋转的发动机风扇并引发强烈回波。苏霍伊设计师原计划想通过雷达屏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能阻挡和吸收雷达波的屏障被集成到了“产品30”发动机的风扇前端,而该发动机正在密集测试中,量产还需几年。因此首批苏-57生产型只能安装无遮无拦的“产品”过渡发动机先期服役,也就是说首批交付的苏-57在隐身性能上可能与无挂载苏-35差不多,还不能被称为隐身战斗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