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的天敌 >> 泉州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炸物小摊,你吃
1.
「燕啊炸料」
在南门菜市场开了好几年的燕啊炸料,现在搬到六灌路上了,人气依然很旺,最特色的就是他们家的浮粿,现炸8分钟就能吃。
2.
「黄阿姨醋肉」
6年前,不论刮风下雨,黄阿姨总是推着小车,在田安北路工行附近摆摊炸醋肉。现在开了小店,卖得最好的,还是那一锅炸醋肉。
3.
「金辉煎粿店」
店里卖3种吃的,煎粿、米粿和猪油嗲,农历十五闽南人喜欢拿煎粿来烧香,一盒10个,一个1块5,一锅接一锅卖得很快,店面前的人来去了好几拨,却几乎没有断过人。
3.
「金辉煎粿店」
店里卖3种吃的,煎粿、米粿和猪油嗲,农历十五闽南人喜欢拿煎粿来烧香,一锅接一锅卖得很快,店面前的人来去了好几拨,却几乎没有断过人。
5.
「叶叔(胭脂巷)醋肉」
叶叔叔和家人在这里卖手作闽南小吃,已经有17年了,是众小摊中颇有名望的一家。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就会摆出来,六七点钟,就一售而空了。
6.
「阿三浮粿」
有顾客说贵。热情的游姐则会笑眯眯地解释:“我们的材料都比较新鲜,当天买当天卖。”店里一天可以卖3个脸盆多的用料,晚上7点左右收摊。
7.
「桥头醋肉」
年肖振南在迎津桥搭起了锅灶,28年过去了,不论刮台风,或是雷阵雨,都不能阻止桥头醋肉营业,这是桥头醋肉对于顾客的态度。
8.
「国兴古早味马蹄酥」
一家被淹没在电动车行里,却不会被人忽略的店。这样一个马蹄酥,一天就要卖出去两三千个,凌晨2点就得起来,一直炸到9点才能暂时休息。
9.
「桥下炸醋肉」
就像泉州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经典的炸摊,桥下醋肉就是浮桥人不能或缺的存在,醋肉、芋头饼、炸枣、菜头饼,朴实简单又美味。戴眼镜的阿姨从早上8点炸到晚上8点,应对络绎不绝的客人...
10.
「霞淮菜市场黄阿姨安海特产」
每天天还没亮,霞淮街菜市场的黄阿姨夫妻俩便张罗起了一天的工作。外表金黄酥脆,内馅又白又软,入口即化,吃起来味道特别清甜。忙不过来的时候,小店就会雇些无业的残障人士来帮忙,最久的一个在店里呆了7年。
11.
「圣湖路杜阿姨炸醋肉」
圣湖路上,杜阿姨经营了十几年的这家油炸小摊子,来往的食客总是络绎不绝。加了蒜末,吃起很香,口感偏甜,细嚼回香悠长!
12.
「泮宫浮粿」
文庙通往金鱼巷的泮宫口,中午十一点半过后,就开始人头攒动。“老板娘,这边再加两份浮粿!”大老远飘来的油炸香气,即便只是路过都很难淡定。
13.
「桥仔头醋肉」
28年来,一个小推车,两个临时搭建的炸锅,没有店面,没有牌匾,却是两代泉州人最难忘的儿时味道。在多年的经营中,黄阿姨研制出了最适合大众口感的配料比例秘方,深受食客喜爱。虽然许多店家相继模仿,但口感始终不及桥仔头醋肉的正宗。
14.
「安海菜粿」
没吃过真正的安海菜粿,云儿只懂好不好吃的区分。这里的种类很多,很像妈妈家里做的炸物,肉丸,紫菜丸,醋肉,菜粿。
15.
「油条小哥」
“去年每天要炸根的油条,早晚各一次。”郑哥说,除了油条小摊,便利店也要开到凌晨2点,一年下来,身体渐渐地有些吃不消了。“现在就只有早上炸油条,每天根,卖完就不做了”
16.
「青苹果休闲小站」
即使放暑假,这里的肉串依旧会在营业结束之前卖完,这就是青苹果。串鸡骨的时候最容易扎到手,阿叔是不舍得让阿姨串的。因此每次吃着这串鸡脆骨,都能感受到生命中最朴实和真挚的爱。
17.
「五中摆摊炸物」
太阳落得差不多的时候,阿姨现身在巷子里,不出三分钟,马上被人°围着点单。甜酱和辣酱都是阿姨亲手配制,均匀刷上后,就是独家的味道。
18.
「歌顿炸鸡」
十七年前浮桥安盛超市旁,有一个破旧的小摊招牌,上面写着上海特色香炸里脊。那串卖了十七年的特色里脊是云儿最喜欢的,表面炸得金黄酥脆,味道也浸入到内里。
19.
「金雕六中」
许多人对六中烧烤念念不忘,毕业多年还来常来一晌贪欢,便是为了这版绝对经典的芝麻花生酱烧烤。阿姨熟悉地重复着多年的动作,用铲子抹上喷香的芝麻油,没有一丝耽误。这么多年,他们很少会把烧烤弄错弄混。
20.
「咖喱园」
老板娘的女儿今年16岁,而这家店也已经开了17年。咖喱肉串和鸭胗是人气必点,油炸与香料的满分搭配,如果不是为了后面的小吃,再来十盘都不过瘾。
21.
「谢记老味道四果冰」
就在金雕的旁边,也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店了。很多人反馈,他们家的四果冰味道更加好一点。来这里吃烧烤的年轻人蛮多的,很多都是从小吃到大~(他们家的芝麻比较少一点点)
22.
「清源山南台岩炸物」
南台岩休闲庄左边的几个档口主要卖些炸物、青菜,右边则是些水果和汤水。来山上一定要点上一份炸鸡翅,点好后还会复炸一次。刚炸出锅,色泽金黄,肉质鲜嫩。还有醋肉、炸地瓜等等。
23.
「冰岛茶餐厅」
在泉州市区的小伙伴,只能亲自来石狮或者托亲朋好友打包带回。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来到石狮一定要吃的一家店。冰岛的鸡翅有它的吃法,在金黄色焦脆的外壳上淋上一层酱油,一口咬下,虽然有点小烫口,但还是会让人大呼美味。
24.
「华大台湾老爷爷」
年,爷爷来到华大学生街考察了一番,决定做起台湾夜市经典小吃——盐酥鸡。盐酥鸡、鸡翅、鸡腿、台湾香肠、杏鲍菇...摊子的花样逐渐多起来,生意也红红火火的,因为味道确实好,一大波客人渐渐变成老顾客。
25.
「华大神农炕小土豆」
将小土豆炸至表面焦黄,再捞起放入一口“转速”超快的小锅里,拌上酱料。炸过的小土豆,表面形成了一层较一般脆皮更厚的表皮,细密地裹上了味道十足的酱料,内里就是浓郁的土豆香气。
26.
「比哥鸡排」
云儿读书的时候,放学的时候最喜欢去买一袋鸡排和甘梅地瓜和同学分着吃啦!鸡排的香酥搭配甘梅地瓜的酸甜,不就是炸物中的最佳搭配!
27.
「羊公巷鸡排」
坊间传闻,羊公巷内有一鸡排,味道超级赞,但是阿姨超级凶。去吃过的人一致表示羊公巷鸡排的阿姨们简直太可怕,每次去吃,稍微打扰到正在忙碌的阿姨,就会被凶……
28.
「庙东排骨」
那阵阵散出的排骨香,吸引不少老江湖来捕食。用秘密配方蒸空腌制入味的排骨肉,放入黄金温度的油锅里,一边炸还要一边不停用筷子翻滚,经过固定时间炸成金黄色,立马就要捞出!
29.
「七中鸡蛋汉堡」
阿姨姓唐,在这里摆了十几年的摊了,外皮酥脆,内里鸡蛋香味十足,里面加了香肠,萝卜丁,肉馅,有番茄和辣味两种口味。热气腾腾,让人吃完还想再来一个!
30.
「紫燕鸡排」
每天下午3点钟后,巷子里一间简陋的小店铺,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这间小炸物店是对姓吴的年轻夫妻开的。店里的招牌是带骨鸡排。在°的高温下炸得酥脆,和整块无骨的鸡排不同,甜中带辣。
31.
「卤人甲」
炸物都现点现做,下锅3秒就开始“社会摇”,最后调味拌至均匀,全程5分钟。老板一板一眼,都不懂得偷工减料,真傻!鸡锁骨外表虽平平无奇,撕开一半,就能看到内里骨肉分明,很扎实,难怪吃过的人都爱上了它!
细细数下来,
才发现我们吃过了这么多炸物,
难怪情报局特工们一个个都
越来越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