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生活环境 >> 前掠翼设计惊艳,发动机动力强劲,再度亮相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成功研制出一款技术验证机苏-47金雕战机。和美国五代机F-22几乎在同一时期问世的苏-47金雕有着梦幻般的前掠翼设计,并且在气动布局、内置弹舱、矢量发动机等各项技术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许多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评价认为,苏-47的综合性能要远远超出此后俄罗斯大力研发的五代机苏-57。不过,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俄罗斯很早就确立了新一代战机研发方向,随着苏-27、苏-30等一系列战机在军售市场频频获得订单,苏-47的武器配套研发等后续研发工作迟迟没有得到重视。至今,苏-47依然属于验证机范畴,距离定型量产遥遥无期。
最早被俄罗斯军方命名为S-32和S-37的苏-47,曾经承载着俄罗斯空军重新崛起的希望。因为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空工业一蹶不振,很长时期内没有新型战机问世。而在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后,苏霍伊设计局就接受了俄罗斯军方的研发项目,将苏-47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按照中国空军的划分标准,属于第四代战机)进行研发。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当时已经研发成功了新型复合材料(用于机体部分)和电传操纵系统,苏-47就是作为试验平台,对各项前沿技术进行融合测试。此外,尽管当时俄罗斯空军已经装备了第四代战机苏-27和米格-29,可以和美国空军的F-15和F-16抗衡。但随着全球首款五代战机F-22猛禽的问世,俄罗斯方面明显感到了压力。在最初的战机设计方案中,苏-47也承担着不少五代战机的实验项目。
作为前苏联时代举世闻名的航空设计局,苏霍伊在苏-47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前掠翼设计。从屋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说,这一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飞行机动性。特别是在高速机动飞行已经做出高难度空中动作,比如低速和大转角时,采用前掠翼设计的苏-47不仅能够缩短起飞距离,还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在当时来说,该技术应用的前提是要求战机机翼具备高强度的材质,此前已经完成复合纤维材料研发的俄罗赶在美国之前,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不仅如此,苏-47在气动布局结构上也采用了亮点十足的串置三翼面布局和翼身融合体技术,这样的设计结构让机体线条十分流畅,再加上
机体表层的吸雷达波涂层与复合材料的使用,苏-47躲避雷达追踪的能力非常强悍,与目前五代机普遍应用的隐身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前掠翼设计堪称惊艳之外,苏霍伊还为苏-47配备了动力强劲的AL-41F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加上一流的电传操纵系统,苏-47不仅飞行稳定性出色,其低速处理能力更是达到了舰载战斗机的性能要求。按照原本的计划,前苏联军方准备将其配备给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作为海军新型主力航母战斗机。不过,随着苏联解体,航母与舰载机计划全部搁浅中止。直到年,苏-47才最终完成首飞。
由于俄罗斯在后续第五代战斗机的项目选择上最终选取了苏-57,在缺乏后续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已经接近完成的苏-47项目正式中止。西方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俄罗斯军方之所以放弃苏-47,极有可能是由于其前掠翼设计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依然有无法解决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在俄罗斯复合材料技术并不成熟的前提下,苏-47实际最大飞行速度仅能保持在1.65马赫左右,根本无法达到五代战机的航速性能需求。不过,在今年举办的莫斯科航展上,苏-47再次亮相引发了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