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雕 >> 金雕生活环境 >> 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四川雉鹑
四川雉鹑 Tetraophasisszechenyii
四川雉鹑,隶属于脊椎动物,鸟纲,鸡形目,雉科,雉鹑属,又名黄喉雉鹑、羊角鸡。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等地,曾经有人认为四川雉鹑和雉鹑是同一个物种,但其实两者是独立的物种。
在云南香格里拉,这里群山连绵,树林茂密,远处可见白雪皑皑的山峰,复杂的地貌,丰富的资源,为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海报里的四川雉鹑就拍摄于此。
四川雉鹑通常生活在-米左右的针叶林、高山杜鹃灌丛和林线以上的岩石苔原地带,这里既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又能借助灌木丛树林躲避天敌,冬季它们则“搬迁”到米以下的混交林和林缘地带生活。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植物杜鹃称为“羊角”,所以四川雉鹑也会被叫做“羊角鸡”。
四川雉鹑全身遍布灰褐色的羽毛,羽尾杂有棕白色或栗色,颏、喉和前颈是栗红色,两边具白色边缘。尾下的覆羽也是红栗色。最特别的是它与黄喉貂一样,喉咙处有一抹黄色,这也是它最明显的特征,故又名黄喉雉鹑。精简的配色使四川雉鹑看起来非常精悍干练,同时也为它提供了很好的伪装,在与它颜色相近的树干、落叶里活动,几乎可以达到隐形的效果,因此人们很难见其踪影。
虽难觅其踪影,但它们响亮而有穿透力的叫声却提醒着人们它们的存在。每日天明,他们便开始有纪律地“合唱”,相互呼应。四川雉鹑除了清晨鸣叫外,在大雾天或雨雪天气来临前,也会频繁鸣叫,因此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当地人甚至靠四川雉鹑的叫声来预测天气,故有“羊角鸡叫,不阴则雨”的说法。
但,它们鸣叫的初衷可不是提醒人们天气变化,而是这是一种族群内的重要交流方式。与它们生活在同一生境的云豹、猞猁、石貂、金雕、红隼等食肉猛兽,都是四川雉鹑的天敌,遇到这些天敌时,它们会用叫声相互警告,面临危险武力值不高的它们只能通过逃跑、藏匿的方式来保命,而分散逃跑无疑是保全族群的最佳策略之一。
商睿,法学硕士,中国海关三级稽查专家,一级关务督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喜欢摄影,尤爱生态摄影与水下摄影。曾在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影像视觉全球摄影师大赛、中国国家地理自然影像等诸多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
策划统筹:赵娟连惠玲
文字整理:郑弼尹
海报设计:郑弼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