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唱响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3/5/29 20:32:47   

深受赞誉

热情讲解

农商直播

深入企业

智慧法院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开展以来,沈阳市直机关工委系统基层党组织全面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持续开展“强党建、亮承诺、比服务、优环境”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向全市中心工作聚焦,激发担当作为意识,提振干事创业动力,并以帮助企业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促进思想解放、作风转变、营商环境优化。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管理处党支部

商标业务沈阳自贸区受理窗口启动运行

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件,同比增长15%;有效商标注册量件,同比增长16%,各项指标均在省内领先。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管理处党支部以负责知识产权创造工作为己任,以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责任担当,不断强化各项知识产权创造便利化措施,促进营商环境水平提升,获得了服务对象“办事认真效率高,服务热情素质好”的赞誉。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沈阳受理窗口自设立以来,累计商标受理量件,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沈阳自贸区受理窗口正式启动运行;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面上线专利预审系统,实现专利预审全程电子化;设计制作全国首部宣传商标网上申请注册的宣传片《商标网上注册申请指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录官方抖音号向全国推广;年度发放专利择优补贴余万元,惠及专利件。全面对标标杆城市,系统梳理我市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上的成绩和不足,发布《沈阳市知识产权与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

“一不三办”创新审批服务新模式

“办理环评审批不需要‘见面’,对符合条件的民生类行业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即来即办’,大大方便了企业。”过去一年,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积极创新环评审批“不见面”、疫情防控项目豁免办、重大项目包保办、试点区域承诺办的“放管服”改革环评“一不三办”审批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相关企业的肯定和赞誉。

对于部分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行业,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沈阳市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即来即办项目分类清单》,对清单中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即来即办”审批服务;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采取了“先批后审、无须跑审批、堵点督办、无休办理、应急咨询、前期介入、空缺服务和总量代办”等包保服务举措。截至目前,共为个项目提供环评不见面审批,全市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7个,共有个项目受益环评“先批后审”政策,审批周期缩短40%以上,“即来即办”环评审批承诺时限由9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已有31个项目享受了环评“即来即办”审批服务。

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党支部

“四减+网办+管理”优化服务

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研究制定措施办法,探索形成“四减+网办+管理”的社保经办服务新模式。去年10月至今,已完成减材料55件、减环节8项、减时限18项、减跑动次数15项,8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承诺制办理时限均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同时,拟向市信息中心提报手机APP需求事项55个。

据介绍,“四减+网办+管理”社保经办服务新模式开展以来,市社保中心整体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办流程及留存要件进一步优化,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展,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市社保中心将在拓展深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紧盯营商环境建设短板,继续加强与省社保中心、市营商局、市信息中心、局机关以及东软集团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力争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手机APP研发运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全程网办事项占比不低于60%,推动55个手机APP需求服务事项开花结果。

市供销社农产品现代流通处党支部

创新工作举措助农增收

助力开发集惠农政策、滞销求助、农技学堂、金融信贷、生活缴费、线上医疗、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沈阳市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物流配送仓储平台,推进“快递进村”……

一年来,市供销社农产品现代流通处党支部将助农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群众的初心和使命。通过“沈阳市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产品产业定位、包装设计、品牌推广和物流配送等全方位服务,有效联通农户、市民、政府之间的三方数据链,满足城乡居民和涉农企业的多种服务需求。

搭建物流配送仓储平台,在法库县红砂地村等农特产品产区,设置移动式50吨级冷链物流中转库,做好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储藏保鲜工作。开展邮供合作,推进“快递进村”,逐步在全市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农产品终端物流配送节点3个、县域农产品配送中心1个、乡村电商服务点40个、终端销售网点8个、城区供销社旗舰店1家、扶贫爱心驿站(市政府)1个。建设电商村40个,逐村进行产品定位,研发当地特色产品,培育“秋实惠语”“盛京秋实”品牌,依靠第一书记、网络名人在第三方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突破20万元;在第三方平台开通6个村级供销乡村特产店,累计销售11万单;电商村累计实现销售额余万元。

市侨联机关党支部

“百家侨企调研服务”聚侨情

年,市侨联党支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侨商诉求报告制度与涉侨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组织开展“百家侨企调研服务”活动,协助侨企解决信贷、征信、人才引进等经营发展问题,为企业追回拖欠款及达成还款协议金额万元。

此外,还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中华老字号企业——沈阳广生堂药业,解决了国有企业转制期间产生的征信不良等老大难问题;打通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渠道,为鑫昊市政工程、领拓科技、依神服装等50余家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厂房验证、生产增项和产品资质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平台,扶持建立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泰科易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拜奥泰克等10家“沈阳市新侨创新创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达到36亿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余人。

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

“一网通办”便民利民

去年12月,市民魏女士到西藏旅行。到达西藏后,她才得知想要去的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为边防境地,需要持有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才可进入,否则不能通行。

魏女士听说边防证需要本人到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向往已久的旅行,她准备购买机票返沈办理边防证。就在此时,远在沈阳的朋友告诉她,沈阳市公安局推出了“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可以通过“辽宁公安APP”在网上办理边防证。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魏女士于12月17日在网上提交了申请。民警接到申请后,第一时间联络魏女士,询问具体情况。鉴于她本人不便到窗口办理边防证,民警通过电话耐心指导其使用“辽宁公安APP”完成实人认证、填报相关材料,并将填报正确的材料上传到“辽宁公安APP”实现网上办理,并将办理完成的边防证于当日免费邮寄到魏女士在西藏的住所。3天后魏女士就拿到了她的边防证。

“我们组织党员干部研究、开通‘一网通办’为民服务平台,就是为了高效便捷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书记李众表示,通过平台,每接收到一条申请信息,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与群众电话沟通,全程指导至证件办理完成,群众回访满意率达%。

市法院信息化处党支部

打造新时代智慧法院

全面推行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实现立案信息自动回填、卷宗自动编目归目、裁判文书撰写等智能化功能……过去一年,市法院信息化处党支部以智能辅助升级优化为重点,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提升审判智能化水平,积极打造新时代高效便民的智慧法院。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智慧法院大显身手,做到了“疫情防控不停歇,司法服务不打烊”。据该党支部书记郑兵介绍,疫情期间,各类诉讼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实现非接触式立案、缴费、庭审,让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体会到安全、高效的诉讼服务。年,市法院共计网上立案件,网上缴退费1.2万余件,热线接待6.8万次,网上庭审余次,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红利。

此外,围绕执行工作精准查人找物的需求,该党支部持续大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拓宽金雕查控“点对点”查控范围,打通与公安、不动产、工商、人社等部门数据交换通道,实现被执行人车辆、出入境、工商登记、不动产和社保缴纳等数据立案即查。

来源: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邱菊/文王雁/摄)

(二三里编辑芦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0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