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

内蒙古一记者作呼伦湖赋,歌且美之

发布时间:2022/8/1 20:29:26   

呼伦湖赋

北有大泽,名曰呼伦。

汪洋恣肆,润泽一方乡土;

浩瀚如海,滋养亿万生灵。

光阴流驶,水面几度涨落;

典籍存录,湖名再四更易,

或大泽,或俱伦泊,

或栲栳泺,或阔连海子,

或呼图泽,或阔滦海子,

或库楞湖,或呼伦池,

不一而足。

左近牧人,栖息于湖畔,

游牧于周边,见其无涯无涘,

闻其涛音起伏,

非海无以状其大,

非海无以道其深,

乃名之曰达赉诺尔,

蒙语似海之湖也。

万涓归流,乃成其大;

河水入湖,荣枯与共。

注入呼伦湖之河流,

其大者曰乌尔逊河,

曰克鲁伦河,

曰达兰鄂罗木河。

故而,书称此湖“为诸河潴水之区”。

另有泉眼十余处,

汩汩不竭,充之盈之。

河水潺湲而入,泉水不竭而出,

经亿万年而成一湖,

历千百载而润一方。

海有涨潮退潮,湖分丰水枯水。

千百年来,呼伦湖水面

或涨或落,水质或淡或咸。

嘉庆时西清所撰《黑龙江外纪》载:

“池方数百里,产五色盐,可煮可食”。

世人尽知此湖为淡水大湖,

岂知湖水也曾煮盐。

逢其丰盈,湖水外排,

则为一池“活水”,含盐量降低,

当此之时则为淡水湖;

待其萎缩,水位下降,只吞不吐,

则为一池“死水”,含盐量上升,

当此之时则为微咸水湖。

湖中湖畔,鱼鸟繁衍;

暑往寒来,生息有序。

湖中水产,尽是人间美味;

白鱼白虾,堪称佐酒佳肴。

冬捕之渔工,谨循祭湖之旧俗,

致虔诚于神明,祈丰饶于造化。

置供桌于冰面,呈酒食及猪羊,

燃爆竹并烧纸,

诵祭词,行叩拜。

祭拜完毕,乃于湖面凿冰眼,

投供品于湖中,

极尽虔之诚之,以祈福之佑之。

湖区丰饶,生机盎然;

鸟兽草木,俱受其惠;

珍禽异兽,往来其间。

其间有鸟类三百四十五种,

兽类三十八种,

鱼类三十二种,

两栖爬行类五种。

鸟类之中不乏金雕大鸨之稀见品类。

天下之鹤种种,

此间可见其五焉。

至于丹顶鹤、白枕鹤,

俱为濒危之属,

踪杳迹稀,罕见于世,

偏与此湖缘深,岁岁往还,

寒消而北归,暑尽而南飞。

牧人怜爱,歌之咏之;

天鹅鸿雁,各入民谣。

斯水也,冬则冰封如圆盖,

其巨为内蒙之最;

夏则兴波映苍穹,

其景为一方之胜。

湖区可看可赏、

入画入歌者号称八景,

曰水上日出、湖天蜃楼、

石桩恋马、玉滩淘浪、

虎啸呼伦、象山望月、

芦荡栖鸟、鸥岛听琴。

呼伦湖西岸,

有一三面环水之峭壁,

崖东之水中,有柱石突兀而立,

乃天骄之拴马桩也。

布赫曾为之赋诗曰:

草原顶天柱,

湖中一剑峰。

成祖战马烈,

马桩百代空。

传说成吉思汗曾征战于此,

以湖水洗马,以石桩拴马,

日久天长,马缰勒石有痕。

拴马桩上细下粗,

石纹条条,纵横交错。

水禽筑巢于石缝,

时而飞出,盘旋湖上。

呼伦湖滋养一方,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养护草原,

素称生态之屏障,草原之明珠。

其生态价值为世所公认,

保护措施则与时俱进,屡屡升级。

保护之始,新右旗设立保护区,

继而改称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复更名为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次更名一次升级,

保护之决心日见其坚,

力度日见其大,范围亦随之增广。

岁月如梭,光阴流注,

其生态价值为世所重,

其保护亦突破一国之限,

先有中俄蒙联合保护,

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之于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悠悠呼伦湖,

中国之呼伦湖,

世界之呼伦湖也!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作者:李金田视频:李新军摄影:娄万飞等)

编辑:张艳利钦柏

校对:包小婷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1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